市民在超市購買盒飯。
最近有市民發現,不少超市賣起了盒飯,甚至還開辟了堂食區。連日來,記者走訪島內多家超市發現,這種“超市+食堂”模式,受到不少上班族的青睞。業內人士表示,這也是超市多元化經營的一種方式。
走訪:超市劃出就餐區
在萬象城內的ole精品超市,記者發現熟食區排起了長龍。盒飯柜臺擺放著近20種菜,套餐價格在18元至27元不等,菜品可以任選三至五樣。除了盒飯柜臺上的熱菜以外,柜臺前還擺放著許多速食和熟食。
“我們一天可以賣出四五百份,來吃飯的大多是附近的上班族。”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選菜買單后可以堂食或者外帶。在該超市內,商家專門留出一塊堂食區域。
在SM城市廣場沃爾瑪超市的小吃街,記者見到了剛買完盒飯的陳先生,“我經常在這里買盒飯,14元一份,便宜又大碗。”他表示自己就在商場里上班,中午休息的時間很短,沃爾瑪超市這種類似食堂的便當很適合他這樣的“打工人”。
市民熟悉的元初超市“元初食堂”也頗受歡迎。記者看到,元初食堂菜單上套餐的價格在16元至35元不等。“套餐是搭配好的,里面一般有2至3個菜,有的還會搭配營養燉罐。”超市工作人員表示。
分析:增設堂食一舉多得
超市為何熱衷增設堂食業務?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江航分析說,從超市經營的角度來說,“超市+食堂”的模式屬于多元化經營,能夠增加超市的銷售收入,有效提高自身的營業效益。
“超市整體的衛生程度、舒適性等也比較好。” 江航告訴記者,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,如今大家更注重健康,與其在辦公室里等外賣,不如自己去超市,現場選擇想吃的菜,衛生環境也看得見。
江航還提到,超市內像果蔬類、肉類這些易腐品保質期較短,如果沒有及時銷售出去,沉沒成本會提升。對于企業來說,該模式很適合企業進行減倉行為,能夠降低該部分的耗損,又提高了收益,一舉兩得。
背景
超市跨界做餐飲 順應消費新趨勢
超市做餐飲并不是什么新鮮事,15年前就有超市開始售賣加工食品。2017年有不少商超跨界引入過餐飲業態,比如盒馬鮮生當時就選擇將餐飲服務嵌套在門店中,采用了“超市+生鮮餐飲+O2O”的商業模式。
數據顯示,2023年,全國小吃快餐市場規模較2022年增長12.6%。顯然,餐飲的回暖優勢對于超市賣場極具吸引力。
與此前不同的是,今年以來超市新刮起的“餐飲風”幾乎已經拋棄了此前很多概念,轉而選擇“接地氣”回歸“低價”,走惠民路線。
隨著消費更加理性,更多年輕人追求高性價比,餐飲商超里的食堂業態正是順應了這個趨勢。有業內人士表示,超市跨界做餐飲,看中的不僅是新業務帶來的收益,更是對整個門店資源的調整與盤活。餐飲作為高頻剛需,一定程度上可以做獲客、引流,進而帶動超市內其他區域商品的銷售。